1. 菊花什么嫁接什么时候嫁接
菊花每年春季移栽,在四月中旬前后移栽效果好。因为这段时间菊花苗生长旺盛,进行移栽能够促进菊花进行矮壮生长,让株形生长得更好看。
菊花移栽注意事项
1、选用含腐殖质的,疏松透气 的营养土,移栽时注意深度和密度,春季移栽或者秋季移栽,留意温度,20度到25度之间最好,缓苗期不可强光直射。
2、夏秋季移栽菊花苗,移栽成活后注意浇水施肥,肥料用磷肥就行,施加时及时补水稀释,还要保持湿润。且要注意温度,最好在阴雨天或者傍晚进行。
3、菊花可用黄蒿或青蒿作砧木进行嫁接,冬季在温室播种,3月间在温床育苗,4月下旬苗高3~4厘米时移于盆中或田间,在晴天进行劈接。
4、春季3-5月,秋季9-10月,生长萌发性较强,此时上盆比较容易成活,15-20℃温度适合移栽。上盆前适当修剪,将烂根修剪掉,浸泡多菌灵溶液消毒。
2. 菊花什么嫁接什么时候嫁接最好
菊花嫁接前要进行浇水,选择为5-7cm长的菊苗顶梢,剪去下半部分叶片,将接穗削成楔形,然后切开砧木,将接穗插入切口,对齐形成层。用塑料条将接口处严密的包裹起来,在阿静塑料袋套好。嫁接后要及时遮阴,20天左右接穗生长。嫁接菊花的最佳时间为阴天,其次是没有风的天气的上午。
3. 菊花能嫁接菊花吗
1、因为菊花的枝条再生能力不强,选择扦插繁殖很难带来较高的成活率。同时,进行扦插繁殖只能延续原品种的特性,并不能因此改进原品种的缺点,以及无法提高观赏的体验性能。
菊花嫁接就是“移花接木”的专业术语,属于花卉植物十分重要的无性繁殖方法,主要指将菊花的枝条移接到亲和力强、协调性佳、亲缘关系近的另外一株植物上面。通过科学专业的嫁接手法,以及进行符合嫁接后生长的养护管理,达到两者融合为一体的目的。经过嫁接的菊花,既不会改变原品种生长的特性,又可以带来较高的繁殖成活率。
4. 菊花什么时候移栽合适
可以。
立秋后可以移栽,不过立秋后的温度逐渐降低,若是不能很好的控温,会影响后期的生长。所以菊花最好还在春季的时候移栽,气候温度更加适宜,后期可更旺盛的生长。移栽的时候要提前配制好营养土,保证土壤疏松,透气且有较高的排水能力,移栽过后及时灌一次透水。
5. 菊花什么嫁接什么时候嫁接比较好
菊花嫁接前要进行浇水,选择为5-7cm长的菊苗顶梢,剪去下半部分叶片,将接穗削成楔形,然后切开砧木,将接穗插入切口,对齐形成层。用塑料条将接口处严密的包裹起来,在阿静塑料袋套好。嫁接后要及时遮阴,20天左右接穗生长。
菊花的嫁接时间
高温嫁接菊花的最佳时间为阴天,其次是没有风的天气的上午。
菊花嫁接前的准备
浇水
菊花嫁接前的两三天要进行浇水,浇水的部位为砧木和接穗母株,目的是增加砧木和接穗的含水量。
喷水
菊花嫁接一两个小时之前要对砧木和接穗母株喷水,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等到叶片上的水分全部蒸发后才能开始嫁接。
备袋
准备好充足的塑料袋,把袋子放在水中完全浸湿,嫁接之后套用。
菊花的嫁接方法
劈接法。接穗的选择为5~7cm长的菊苗顶梢,顶端留两三片叶子,除去下半部分较大的叶片。之后用双面刀将接穗削成1.5cm长的楔形,削好之后将其含在嘴里,注意避免沾上唾液。之后要从嫁接的部位剪断砧木,方法是用刀从砧木的正中间劈开,深度要求比接穗切面稍长或一样长(1.5~2cm)。把接穗插入劈开的小口,对齐两者的形成层,接口处用塑料条自上而下严密缠绕起来,在横切面处抹上泥土以达到保湿的效果。最后将事先准备好的塑料袋套在上面,捆好袋口。特别提醒,套塑料袋时要注意将接穗连同接口下面的几片蒿叶一起套进袋子里。
菊花嫁接后的管理
菊花嫁接之后要及时进行遮阴。如果是嫁接面积较小的菊花可以用浸湿后的报纸或者牛皮纸,借助竹竿支架遮盖住所有的嫁接部位。如果是嫁接面积较大的菊花遮阴工具可以选择遮阴网。假如接穗没有失水萎蔫的现象,遮阴六七天之后就可以去除遮阴物。晴天时每天喷三四次水,与此同时要加大塑料袋上的通风口。天气比较干燥时向塑料袋里喷少量的水,从而使接穗渐渐的适应外界的环境。一旦发现塑料袋内接穗出现萎蔫或者死亡时,要及时进行补接。20天左右接穗开始迅速生长,这时要及时去除掉绑在接穗上的塑料条。
嫁接菊花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花友们要带着耐心、爱心和细心去完成这项工作,希望花友们可以嫁接出独特的菊花哦!
6. 菊花嫁接的操作过程
菊花嫁接选择的砧木需生长健壮,植株比较高大,侧枝部分很茂盛,并且跟菊花的亲和力强,不会产生排斥现象。可以选择同样属于菊科蒿属的白蒿、茼蒿、青蒿,在嫁接的时候注意好方式方法,提高成活率。
嫁接方法:嫁接最好选在天气晴朗、无风的上午进行,采8厘米左右的菊花顶枝做接穗,浸水防蔫。嫁接时,先去掉接穗下端叶片,上部留3-4片叶子,左手拿接穗,右手用嫁接刀,在离顶端5-6厘米处,从两侧向下削成楔形,把切口含在口中。然后在砧木待接侧枝上截去上端部分,切口要平,在横断面中央纵劈一刀,深约3厘米,把口中接穗迅速嵌入砧木切口,再用麻绳或塑料条扎紧,或用柳皮圈套住。接完第一层侧枝后,过十几天再接第二层侧枝,依次向上接第三层、第四层等。这样能培养成塔形大丽菊。如要将花朵设计在一个球面上,就要早打砧木主顶,促发大量侧枝,并在一个球面上一次嫁接完成。
7. 菊花是嫁接还是扦插
菊花地栽套盆技术
一、扦插繁殖:用这项技术培育菊花多采用扦插方式繁殖幼苗。扦插时间可选在4月初至中旬进行。我们从越冬留种植株上掐下8~10厘米的枝条作为插条,保留枝条上部3—4片叶,去掉下部2—3片叶。再将插条按株距5厘米,行距8—10厘米,插入事先准备好的沙床中。扦插深度为3--4厘米,扦插后要立即浇水。为保持床土湿润,可每隔2-3天浇水一次,经过20天左右的管理,当菊苗的根长至2-3厘米时,即可移出苗床,栽植到大田中进行培育。二、大田移栽:
(一)整地施肥:栽植前要将土地进行深翻,每亩施入农家肥3000千克—5000千克,尿素15-25千克,磷肥30-40千克,钾肥7-10千克。在平整地块的同时清除石块、植物根等杂物。
(二)移栽:通常情况下,我们在4月下旬开始移栽菊苗。需要强调的是,地栽套盆技术与传统地栽菊花有很大的区别,因此移栽时,必须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栽植。具体要求如下:栽植时,菊苗株距为30厘米,行距为40厘米。可先用竹竿或木棍作为标尺,在地面上做好标记,而后再进行栽植。栽植深度为4—5厘米。
为方便管理和后期搭棚进行短日照处理,我们将每4行菊花分为一组,组与组之间留出一条60厘米左右的管理通道;每两组为一棚,棚与棚之间的管理通道宽度为150厘米左右。栽植后浇灌一次定根水,可以提高菊苗的成活率。
(三)中耕:移栽成活后,要及时进行中耕。中耕可疏松表层土壤、破除土壤板结,增加土壤的通气性、提高地面温度,保证土壤墒情、促使幼苗的根系生长。这个时期的中耕深度宜浅,一般为2厘米左右,以免伤及幼苗的根系。
三、套盆管理:
(一)配制盆土:套盆前先配制盆土,配制的盆土要达到疏松、保肥保水的效果,以满足菊苗生长需要。常用的盆土配制比例是:菜园土5份、腐熟的有机肥3份、河沙2份。配制好盆土后就可以进行套盆了。
(二)套盆与打头:对菊苗进行套盆的时间通常在5月中旬至6月初。套盆之前要先对菊苗进行打头,也就是把它的顶端部分去掐掉,这样可促使菊苗生出更多的侧枝,增加花朵数量,而且还能使枝条的着生部位更加合理,起到美化株型的作用。
当菊苗长到10厘米左右时,就可以进行第一次打头了。操作时除保留菊苗基部2-3对叶片外,其余部分掐掉。
打头后我们就可以对菊苗进行套盆了。套盆用的是直径为30厘米左右,底部孔洞直径在5厘米左右的瓦盆,套盆时先将菊苗附近的土壤整平,然后将菊苗从盆底的孔洞穿入花盆,注意动作要轻缓,以免伤及菊苗枝叶。套盆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待菊苗长到15-20厘米时进行第一次填土,填土的高度以菊苗的一半为宜。填土后浇一次透水,保持盆土湿润,以促进新生的第二层根系发育。
当菊苗长到20-25厘米时,我们要进行第二次打头,掐掉菊苗所有枝条顶端部分,而后再填入部分培养土,直至距盆沿下2-3厘米左右。填土后及时浇水,保持盆土湿润,促使被掩埋的枝条生出新的根系。当菊苗高出盆口15厘米左右时,我们进行的最后一次打头也叫定头。定头时要对每个枝条进行打头,这样可保持花期一致,枝条生长均衡,达到整齐美观的效果。
(三)人工除草:在菊花的生长过程中,杂草也会不断的生长出来。因此需要不定期的进行人工除草,防止杂草与菊花争肥争水。
(四)肥水管理:套盆后的菊花由于扎根地下,形成两层根系,所以不需要像管理普通盆栽菊花那样频繁的浇水施肥,其肥水管理工作比较简单。营养生长期,每隔15天左右施腐熟液肥一次,即可满足菊花的生长需要。日常的浇水可于每次施肥后进行,可以防止肥料烧苗。花芽分化期,除了正常施肥浇水外,应加施磷肥钾肥,以促进花芽分化,促使花朵生长,每周可喷施一次0.2%磷酸二氢钾溶液。菊花现蕾透色到盛花期,不宜再施肥,只需每隔15天左右浇水一次即可,否则会缩短花期、使花冠僵硬变形,降低观赏价值。另外,菊花是喜酸性土壤的花卉,当土壤中的酸性减弱时,部分叶片失绿变黄,甚至变焦,严重时可导致植株死亡。此时可加施少量的硫酸亚铁,用以提高盆土的酸度,满足其生长的需要。使用方法是:浇水时加入1%-2%的硫酸亚铁,直接浇灌菊花。还可以将硫酸亚铁溶解在水中,配成0.1%-0.3%的硫酸亚铁溶液,进行叶面喷施,每天一次,连续2-3次,也可以起到良好效果。喷洒时,最好是在晴天的早上或傍晚进行。也可与叶面肥混合使用,效果会更好。
(五)矮化处理:在做好水肥管理的同时,为防止菊花植株长的过高,影响观赏效果。通常采用喷施矮化剂的方法来控制植株生长,实现理想株型。常用的矮化剂有:矮壮素B9、多效唑等。使用方法是:栽植一周后,向菊苗顶部喷一次1%—2%的矮壮素B9溶液,以抑制顶端生长速度。套盆两周后,直到现蕾为止。每隔10—15天喷施一次1%—2%的的矮壮素B9溶液。喷药时间以傍晚为宜,有利于植株吸收。需要注意的是,对那些节间长、株形高的品种,所配药剂浓度要稍大些;而对那些节间短、株形矮的品种,所配药剂的浓度相对较小。
(六)短日照:为使菊花在国庆节期间开放,应提前50天左右对菊花进行短日照处理。具体方法:在栽植地上为菊花搭建荫棚,首先在外围架设钢筋骨架,而后在顶端绑上一根横梁,并用铁丝固定牢固,再用黑塑料布对其进行遮蔽,就可起到缩短菊花光照时间的作用。从每天下午6点对其遮光,到第二天上午8点拉开塑料布,这样就把菊花每天的光照时间控制在10小时左右。
短日照处理12天左右菊花开始花芽分化,再经过40天左右的时间,大多数花蕾现色,此时应停止短日照。需要注意的是,夏季气候炎热,可在大棚一端架设排风扇,为菊花通风降温。
四、病虫害防治
(一)病害防治:菊花常见的病害主要有:白粉病、叶斑病和褐斑病等。在生产中发生最严重的病害是白粉病,它是一种顽固性病害,目前还没有十分有效的治疗药物,只能以预防为主。常用措施有:降低栽植地湿度,减少浇水次数;在发病初期,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7天喷洒预防1次;发病后可用80%敌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与80%敌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混合喷雾防治,每7天一次,直到病情不再蔓延。当发生叶斑病和褐斑病时,可使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10天喷防一次,一共防治3~5次,即可达到除治效果。
(二)虫害防治:菊花常见的主要害虫有:蚜虫、青虫和蛴螬等。
1.蚜虫:蚜虫繁殖力强,主要吸取新芽和叶片上的汁液,同时传播病毒。防治蚜虫可在发生期,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喷药后隔7天再喷施一次即可。
2.蛴螬:蛴螬是菊花最常见的地下害虫,生活在土壤内,喜欢咬食菊花的根茎,严重时会使菊花根系坏死,导致植株干枯死亡。防治蛴螬的方法是,在每株菊花的盆内撒施3%辛硫磷颗粒,每盆2—3克即可。
五、起盆
10月上、中旬,菊花开放初期,瓦盆内外已形成两层完整根系。我们选择傍晚或阴天用锋利小铲截断底根,去掉盆底多余的泥土,就变成了普通的盆花,通过简单的绑扎之后即可租摆观赏或进行销售了。
8. 菊花什么嫁接什么时候嫁接好
金丝菊可以嫁接。
嫁接法:人们通常多用根系发达,生长力强的青蒿、白蒿、黄蒿为砧木,把需要繁殖的菊花株苗作接穗,用劈接法嫁接。
其劈接的方法是:先选好砧木和接穗,然后将砧木根据需要的高度处切掉,切面要平整,并在切面纵向切割;
接穗下部入砧木处两侧各削一刀,使接穗成楔形,插入砧木纵切口处,但必须注意将接穗和砧木的外侧形成层对齐,劈接成功与否的关键就在此举,然后绑扎即可。一般一株上可接1—6 个或8 个接穗,要视砧木粗细来定。接好后要适当遮荫,以防接穗萎蔫而失败。待接穗成活后,切口已全部愈合好,才可取掉绑扎带,同时应抹去砧木上生长的小枝叶。
9. 菊花什么时间嫁接
菊花有芽插、地插、嫁接、扦插等养殖方法,建议家庭种植菊花选用扦插的方式。菊花的生长过程中要勤施肥,施肥时要先将肥料撒在土壤上面,然后再浇水,让肥料随水充分的渗到菊花的根系里。
为了让菊花的主干粗壮,花朵挺立,在菊花生长的过程需要摘去菊花的顶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