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马莲种植方法
在秋季时,需要将已经准备好的马莲种子取出,在35度的温水中浸泡一天,取出后在温润的湿砂中将种子均匀摊开,上面覆盖塑料膜,保持30至35度的温度,每天需要在早晨及傍晚翻动,翻动3至4次,根据砂子的湿度适量加水,经过15至20天后,种子会有露白,选择在此时播种。
2. 马莲可以盆栽吗
用来包粽子的马莲绳可以不用煮,也可以煮。假如不煮的话,意见用温水泡一下,这样使用起来比较柔软,缠绕粽子时比较好用。假如煮的话,意见煮3-5分钟,待马莲绳变软即可。马莲昰什么马莲昰用于治理水土、保持护坡的重要植物,具有坚强的生命力,且便于种植治理。既拥有良好的美化生态功能,又具有经济价值。
马莲叶子为灰绿色,条形或狭剑形,长约50厘米,宽4-6毫米,顶端渐尖,可有效地减少水分蒸发,缓解雨水对地表的直接冲刷。
马莲根系发达,适应能力极强,耐盐,呈伞状分布,不仅具有极强的抗性和适应性,还具有很强的缚土保水能力。
3. 马莲种植方法图解
马莲成熟期以后植株最高可以长到10-45厘米左右,喜欢生长在温暖的环境中,尤其是有阳光照射的环境可以让它生长的更好,自身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高温、积水环境中也可以正常的生长,遇到高温枝叶可以有效的较少水分的蒸发,是不是很神奇。对于土壤要求不是很高,种植在肥沃松软排水性能良好的土壤中可以让它生长的更好,植株更加的结实。
马莲
马莲花期
马莲花朵盛开时间为5-6月份,可持续时间为2个月左右,结果时间为7-9月份,花朵盛开时花色为浅蓝色、蓝色、蓝紫色,具有美化绿化城市道路作用,为城市增加不一样的色彩。
马莲
马莲用途
马莲返青早在加上花期很长,常常被用作于护坡、园林、绿化和荒漠化治理的生态植被材料,不仅是绿化美化材料还具有不错的观赏价值,可以跟别的花朵一起搭配,可以大大提升自身的观赏价值。
马莲
马莲种子怎么种
马莲采用播种方式种植,一般选择3-4月份播种为最佳播种时间。在播种之前可以将马莲种子浸泡温水,可以大大提高出苗率,让将种子晒干以后播种,播种到土壤中后盖土浇水压实,让种子可以更好的吸收土壤中的营养成分和水分,没有出苗前温度控制在13-23℃,在这样的温度下可以很多的出苗。
4. 马莲的移栽方法
能重新生长
马蹄莲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期结束后会进入休眠期,做好养护管理在第二年就能重新生长开花,花期时间在每年的11月到第二年的5月份
马蹄莲花期结束后植株基本没有养分,枝叶全部掉落只保留种球,将种球原盆养护,用稀释的高钾肥补充养分,放在温暖的地方,春季回暖时取出种球,用报纸包裹春化,重新种植后就能生长复花。
5. 马莲种植方法和时间
一、时间选择
马莲的种植时间一般是在每年春季,在3-4月份的时候就可以进行播种种植了,另外在秋季也可以进行播种繁殖,不过小苗的生长速度不如春季好。另外马莲也可以通过分株法进行繁殖,种植的时间也是在春季。马莲种子成熟的时间是在8-9月份,当种子成熟之后就要及时的将果穗剪下来,干燥保存,第二年春季就可以进行种植了。
二、施肥整地
在播种前大约一周左右的时间,就要对地块浇水浸湿,并且结合施肥、深耕、杀虫、做畦把地块整好。每亩地一般是施加上20斤的复合肥,或者是用农家肥均匀的撒播在地块上,最后用铁耙把地块上较大的土块耙碎、耙平。
三、处理种子
为了让马莲的种子出芽率和成活率更高,在种植之前需要用45℃的清水浸泡它的种子一天的时间,然后捞出的和潮湿的沙子混合在一起,放在25℃的环境中,并且用保鲜膜盖上,保持一个湿润温暖的环境,需要每天对湿润的沙子进行翻倒,并且保持沙子处于湿润的状态,基本上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出芽了。
四、进行播种
播种马莲一般都是采用条播的方式,开沟宽度在5厘米,沟距30厘米,沟深2厘米,将湿沙和种子一并播撒进开好的沟里面,然后覆盖上一层2厘米厚的基质,并且喷水打湿,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会出苗了
6. 马莲花的种植方法
1、花盆选择
01
养殖马兰花,建议选用选用透气好的泥盆,陶盆或者是马兰花的专用盆,注意花盆不用过大。
2、盆土要求
01
养马兰花,一般用腐叶土,河沙,红土混合而成,腐叶土占60%,红土占30%,河沙占10%,这种比例配制的土壤,可以保证土壤通气,滤水,肥力俱佳,确保马兰花生长良好,另外养马兰花千万别用碱性土。
3、光照要求
01
马兰花是属于半阴性植物,一般怕阳光直晒,所以在夏季需要适当遮荫,如果是在室内养护,则需要保证室内有充足的光照,建议放在朝南的阳台,这样有利兰花生长,
02
马兰花花盆可以放在木架或桌子上,不要放在地面上,保持环境通风效果好。
4、浇水要求
01
日常养护马兰花,切勿浇水过多,容易造成造成烂根,花友们可以向叶面喷水及将盆土浇至微湿即可,一般马兰花是可以淋小雨,但要避霉雨、阵雨或连续下雨,浇水要从盆边浇入,不可浇入花蕾内,以免引起腐烂。
5、环境温度
01
兰温湿度不稳定,可放置水盆或砌一水池,上盖木板或放砖块,将花盆放在上面,就能解决问题
6、施肥要求
01
马兰花是倍受青睐的特蔬,要尽可能不用化肥、农药,做到绿色种植。所以给马兰花要施足优质农家肥,如牲畜粪、家禽粪等,每667平方米用量在5000kg以上,先经充分腐熟,在整地前铺撒地面,然后翻犁入土,细耙拌匀,使土肥融合。
7. 马莲栽植密度
如何在深山里一个人生存!
首先在野外寻找水源
听 凭借灵敏的听觉器官,多注意山脚、山涧、断崖、盆地、谷底等是否有山溪或瀑布的流水声,有无蛙声和水鸟的叫声等。如果能听到这些声音,说明你已经离有水源的地方不远了,并可证明这几的水源是流动的活水,可以直接饮用。但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把风吹树叶的“哗哗”声当做流水的声音。
嗅 过鼻于,尽可能地嗅到潮湿气味,或因刮风带过来的泥土腥昧及水草的味道。然后沿气味的方向寻找水源。当然这要有一定经验积累。
观察 凭着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去观察动物、植物、气象、气候及地理环境等也可以找到水源。
根据地形地势(地理环境),判断地下水位的高低。
如山脚下往往会有地下水,低洼处、雨水集中处,以及水库的下游等地下水位均高。另外,在干河床的下面。河道的转弯处外侧的最低处 ,往下挖掘几米左右就能有水。但泥浆较多,需净化处理后,方可饮用。
根据气候及地面干湿情况寻找水源
如在炎热的夏季地面总是非常潮湿,在相问的气候条件下,地面久晒而不干不热的地方地下水位较高;在秋季地表有水气上升,凌晨常出现像纱中似的薄雾,晚上露水较重,且地面潮湿,说明地下水位高,水量充足;在寒冷的冬季,地表面的隙缝处有白霜时,地下水位也比较高 ;春季解冻早的地方和冬季封冻晚的地方以及降雪后融化快的地方地下水位均高。
根据植物生长情况寻找水源
生长着香蒲、沙柳、马莲、金针(也称黄花)、木芥的地方,水位比较高,旦水质也好;生长着灰菜、蓬篙、沙里旺的地方,也有地下水,但水质不好,有苦味或涩味,或带铁锈;初春时。其它例枝还设发芽时,独有一处树枝已发芽,此处有地下水;入秋时,同一地方其它树时己经枯黄,而独有一处树叶不黄,此处有地下水;另外,还如三角叶杨、梧桐、柳树、盐香柏,这些植物只长在有水的地方,在它们下面定能挖出地下水来。
根据动物、昆虫的活动情况寻找水源
夏蚊虫聚集,且飞成圆柱形状的地方一定有水;有青蛙、大蚂蚁、蜗牛居住的地方也有水;另外,燕子飞过的路线和衔泥筑巢的地方,都 是有水源和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再有,鹌鹑傍晚时向水飞,清晨时背水飞;斑鸠群早晚飞向水源,这些也是判断水源的依据。 I
根据天气查化寻找水源
天空出现彩虹的地方,肯定有雨水;在乌黑、带有雷电的积雨云下面,定有雨水或冰雹;在总有浓雾的山谷里定有水源;*收集露水也可缓解些燃眉之急。 '
直接从植物中职水
在南方的丛林中,到处都有野芭蕉,也叫仙人蕉。这种植物的芯含水量很大,只要用刀将其从底部迅速砍断,就会有干净的液体从茎中滴出,野芭蕉的嫩芯也可食用,在断粮的情况下,可以充饥。如果能找到野葛藤、葡萄藤、猕猴桃藤、五昧子藤等藤本植物也可从中获取饮用水。另外,在春天树木要发芽之时,还可从烨例、山榆树等乔木的树干及枝条中获取饮用水。注意:千万不要饮用那些带有乳浊液的藤或灌、乔木的汁液,有毒。另外,还可以从芦苔、仙人掌及其果实中获取饮水。
提示:从植物中获取的饮用“水”,容易变质,最好即取即饮,不要长时间存放。
上述取水方法在野外缺水时是有效的。然而,单纯地依*上述方法去寻找水源却不是长久之计,且很复杂很辛苦。只限于少数人员(3-7)和短时间(3一5天)。不适合人员众多或时间过长。就安全而言,希望朋友们最好不要远离水源一两天的路程,也不要单枪匹马独闯丛林。
当你在极度疲惫干渴之际,找到了水源,最好不要立即狂饮,应该就当时的环境条件对水源进行必要的净化和消毒处理,以避免因饮水而中毒或染上疾病。
野外饮用水的净化处理
一般说来,除泉水和井水(地下深水井)可直接饮用外,不管是河水、湖水、溪水、雪水、雨水、露水,还是通过渗透、过滤、沉淀而得。
到的水,最好都应进行消毒处理后再饮用。那么,怎样进行消毒呢?方法如下:
1.将净水药片放入水容器中,搅拌摇晃,静置几分钟,即可饮用,可灌人壶中存储备用。一般情况下,一片净水药片可对1升的水进行消毒,如果遇到水质较混浊可用之片净水药片进行消毒。口前,军队至都采用此法在野外对水进行消毒。
2.如果没有净水药片,可以用随身携带的医用碘酒代替净水药片对水进行消毒。在己净化过的水中,每一升水滴人3一4滴碘酒,如果水质 混浊,则在每升水中病人的碘酒要加倍。搅拌摇晃后,静置的时间也应长一些, 20一30分钟后,即可饮用或备用。
3.利用亚氯酸盐,即漂白剂,也可以起到消毒的作用。在已净化的水中,每升水滴人漂白剂3、4滴,水质混浊则加倍,摇晃匀后,静置30分钟,即可饮用或备用。只是水中有些漂白剂的味几,注意不要把沉淀的浊物一同喝下去。
4.如果以上的消毒药物均没有,正巧随身携带有野炊时用的食醋(白醋也行),也可以对水进行消毒。在净化过的水中倒人一些醋汁,搅匀后,静置30分钟后便可饮用。只是水中有些醋的酸味。
5.在海拔高度不太高(海拔3000米以下)且有火种的情况丁,把本意沸5分钟,也是对水进行消毒的很好的方法。
6.如果寻找到的水是咸水时,用地椒草与水间煮,这虽不能去掉原来的音咸,却能防止发生腹痛、腹胀、腹泻。如果水中有重金属盐或有毒矿物质,应用浓茶与水间煮,最后出现的沉淀物不要喝。
目前,有一种饮水净化吸管,在野外非常实用,形如一支粗钢笔,经它净化的水无茵、无毒、无味,无任何杂质,不需经过沸煮即可饮用 ,很轻便。
另外要提醒注意的是,在水源紧缺的情况下,要合理安排饮用水,不要为一时口渴而狂饮。另外,在野外工作或探险中,喝水也要讲究科 学性。如果一次喝个够,身体会将吸收后多余的水分排泄掉,这样就会白白的浪费很多的水。如果在喝水时,一次只喝一两口,然后合在口中慢慢咽下,过一会儿感觉到口渴时再喝一口,慢慢地咽下,这样重复饮水,既可使身体将喝下的水充分吸收,又可解决口舌咽喉的干燥。一标 准水壶(9一11升)的水量,运用正确的饮水方法,可使一个单兵在运动中坚持6一8小时,甚至更长些。
野 外 生 存 技 巧(二)
求 生 技 巧
当灾难降临时,如果只是一味浪费时间顾影自怜直到身心崩溃,那很容易。所以只有积极行动起来才能拯救自己。一位健康者、一个营养良好的人,只要有信心,从生理上讲就一定能承受相当大的灾难。甚至在伤病状况下,性情坚毅者也一定能胜利渡过难关、奇迹般地恢复。
良好的训练和丰富的知识会给你带来自信。信心能帮你战胜恐惧、厌倦、绝望和孤独。
一 基本需要
1:水
生命离不开水。所有生物都依赖于水,所有的生物也都含有水。没有食物,正常人平均能活三周,但没有水三天也活不了。正常人平均每天耗水2-3升。呼吸、工作强度加大、气温升高和出汗等都会促使人体失去水分。必须不断补充水分以维持正常水分平衡。所以水需要优先考虑。流动的水源是最理想的。
维持体液平衡 :
为了使水分消耗最低程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a 多休息,少运动。 b 不要抽烟。 c 呆在阴凉场所。如果找不到,可搭一凉棚。 d 不要躺在热腾腾的地上。 e 不要进食或尽可能少进食。如果身体得不到水分,体液会从要害器官转移以便消化食物,这会加速脱水。脂肪很难消化,需要大量水分。 f 不要饮酒,那样会使器官消耗大量水分。 g 不要谈话——不要用嘴呼吸。
寻找水源 :
寻找水源首选之地是山谷底部地区,要注意绿色植物的分布带。在干涸河床或沟渠下面很可能会发现泉眼,尤其是沙石地带。在高山地区寻水应沿着岩石裂缝去找。在海岸边,应在最高流水线以上挖坑,尤其是在沙丘地带,很可能会有一层厚约5厘米的沉滤淡水,浮在密度较大的海水层上。这层水可能会稍有盐味,但可以饮用。注意:无任何绿色植物在周围环境中生长的池塘或者周围出现动物残骨的地方其水源要保持警惕,水源可能已被化学物质污染。富含矿物之处的水常会是碱性的。池塘里的水要煮沸才能饮用。沙漠地区一些无源头的死湖会逐渐形成盐湖,这是的水只有经过蒸馏才能饮用。
收集雨露 :
除了工业化国家中出现的会增加土壤污染的酸雨外,各个地方雨水几乎都能饮用,你所做的不过是收集而已。在日夜温差相当大的地区,会有很多露水。当它凝结在金属体上时,可以揩抹下来或者直接舔吸。你可将干净衣服系在腿上,在湿的植被中穿行,然后可以将水拧出来或者直接吮吸。切记:可以控制少流汗,但不要限定饮水。如果必须限量就小口吸饮。在长时间缺水后,一旦发现水源,千万不可豪饮,开始也应啜饮。大量豪饮猛灌会导致脱水者呕吐。
凝结水 :
植物根部可从地下吸收水分。挑选健壮、枝叶浓密的嫩枝条,袋口朝上,袋的一角靠下,套一只塑料袋,叶面蒸腾作用会在袋内产生凝结水。
在地面挖一大约宽90厘米,深45厘米的坑。坑底中央放一收集皿,在坑上悬一条拉成弧形的塑料膜。光能升高坑内潮湿土壤和空气的温度,蒸发产生水汽。水汽逐渐饱和,与塑料膜接触遇冷凝结成水珠,下滑至收集皿中,这种方法适用于沙漠地区或者日夜温差相当大的地区。在24小时内至少能收集1品脱(55毫升)水。
蒸馏器皿是救生装置的一部分,如果没有也可以就地取材。将软管一端插入一只盛满水的密闭容器顶部,另一端插进一封闭的冷却皿中,给盛水的容器加温,水沸腾产生的蒸汽经管子散发到冷却皿中遇冷凝结成洁净水。
冰雪化水 :
熔冰比熔雪容易——只需较少热能,可以更快更多地化出水来:同样的热能,前者能产生双倍的水量。如果只能用雪,应先熔化小块的雪在罐子里,然后逐渐加多,一次性放入大量雪块的弊端在于,底部雪先融化成的水会被上部的雪浸吸,这样会产生中空,不利于进一步传热甚至会把锅烧坏。从雪层的底部取出的雪颗粒结构比表层多,易于产生更多的水。
海上冰块化水 :
海上的冰块含盐高——化成水也无法饮用,除非年代很古老的冰,含盐量较少。年代越近的冰块,含盐量也越高,这些冰轮廓粗糙,一般呈乳白色。古老的冰块由于气候交替的影响,边缘会不那么光滑,一般呈天蓝色。
植物中取水 :
集水类植物——杯型植物和槲寄生植物叶片呈中空状,经常贮有水。这些植物多寄生在高大乔木枝干上。竹类中空的节间也常存有水,尤其是那些年老的茎杆。摇动它们,如果能听到咕嘟声响,肯定有水。在每一节的顶剖开一“V”型槽口,将竹杆倾斜就可倒出水来。
藤本植物——直径约为5厘米的粗皮藤本植物也能有效提供水源。但你必须学会判断哪些是贮水植物,有些汁液是有毒的。有毒种类在茎被砍断时会产生浓的乳白色汁液,以后你就会不再去碰它了。如果你直接用嘴去吮吸树汁,有些藤本会造成皮肤痛痒,所以最好是让汁液滴入口中。用容器收集树汁当然更好。应注意选择特别能产汁液的茎,由底部回溯到茎的端处砍一道“V”型的深痕,然后由靠近地面处砍断该茎,站树汁从断口处流出至口中或容器里。记住先在茎的顶端砍一“V”型深痕,而不是先砍底部,那样茎中的树汁会由于毛细管现象而向上运动的。
根部取水植物——在澳大利亚,水树、沙漠树和血木的根部都靠近地表,很容易挖出来。将树根砍成约30厘米一节,剥去根皮,吮吸汁液,或者直接刮到树根髓部,挤出树汁。
棕榈类——扁形棕榈、椰子树和夏柏榈都含有糖份的树汁,相当可口。先弯曲花茎至顶端砍断。这份浓稠汁液流出之后,可以在24小时内重新恢复。椰子汁富含水分,但成熟椰子中的果汁有很明显的轻泻功能;饮用会引起腹泻,从而失去更多的水分。
仙人掌类——仙人掌类植物的果实和茎干都蕴含丰富水分。但并非所有种类的汁液都可安全饮用。西夸茹是生长于亚利桑那的一种巨型多指仙人掌,汁液毒性很强。啤酒仙人掌需要费相当的力气才能切开它那粗糙多刺的外皮。最好的方法是从顶端向下切开,将茎皮剥去,内部切皮片状,取出吮吸。或者将茎髓捣碎,吸取汁液。有些种类的汁液无色无味,有些种则难以下咽。一般来说,高100厘米的筒仙人掌能产一升乳汁液。与通常乳汁植物都有毒不同,这类仙人掌是个例外。
动物中取水 :
动物的眼眶里贮含水,通过吮吸就可得到。所有鱼类,体内都有可饮的流汁。尤其是大鱼,沿鱼刺延伸,贮有许多新鲜流汁。将鱼解剖并取出内脏,保留脂肪并除去骨架。小心不使鱼体内的流汁流走,你可直接饮用它们。要留心不去吸吮鱼肉部分的浆汁,因为它们富含蛋白,消化时会消耗大量的水分。沙漠动物也可成为流汁的来源。在澳洲西北部地区的旱季里,当地人经常挖开干粘土层,寻找沙漠青蛙。蛙体内贮有水分,可以榨取饮用。
2:盐
盐是人体必需品。正常饮食条件下,每天每人需要摄入10克盐。如果排出量大于摄入量,人体就会出麻烦。排汗和撒尿都会带走盐分,所以气候越温暖,盐分损失也就越多。体力劳动会增加耗盐量。
缺盐的首要症状是肌肉痉挛、头晕目眩、恶心和易于疲惫乏力。补盐方法可以是一品脱水加一小撮盐溶解后饮下。盐片需捣碎后加适量水溶解。不要整片吞服——这样会导致胃部难受,也有损肾脏。
如果没有盐怎么办?位于海岸边或海上时可从海水中得到充足的盐分——一品脱海水里含大约15毫克的盐。但千万不能直接饮用海水,应先用淡水将它们很好稀释。蒸发海水时可以得到盐块结晶。
身处内陆,必须解决盐分问题。在牧区,你能找到被牛舐过的盐渍地——不过那时你也抵近文明之境了,不太可能会继续缺盐。所有哺乳动物都需要盐,注意观察它们的行踪可以找到盐。
有些植物也含盐。在北美洲,最好的是核桃树根;在东南亚,可利用夏柏榈的根。将树根烧烤至所有水分都被蒸发,便会析出黑色的盐晶。
如果直接找到盐有困难,可以尝试间接方法。动物血液在任何时候都不要随便抛弃,因为它是矿物质元素的有用来源。
8. 马莲怎么繁殖
扦插繁殖紫罗兰,首先要准备肥沃的土壤放在花盆中,放几条小蚯蚓并添加点基肥,再把土壤浇湿。
然后选择粗壮且无病害和枯叶的枝条,从节根处剪下来,在剪口处涂上一层泥浆,等上10分钟后,然后将其插到土壤中,并做好后期养护。
9. 马莲栽种技术规范
花期5-6个月,每次花可开花7-10天。
马兰花,一种植物,是鸢尾科鸢尾属植物马莲的别名;又名蝴蝶花、蝴蝶兰,为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根茎短粗,肥壮。
花大新奇,花色绚丽,鲜艳夺目。花有蓝、白、黄、雪青等色。花期5-6个月,每次花可开花7-10天,颇耐观赏。
马兰花在我国栽培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目前欧、亚、非3洲均有分布,品种极多,难以计数。
此花按植株高度不同可分3种类型:矮株型仅18-25厘米,中株型高25-70厘米,高株型可高达120厘米。
马兰花喜阳光,适栽于背风向阳砂质土壤中。
马兰花的寓意:宿世的情人;中国俗称马莲花或马兰花,又叫“祝英台花”。